1)第二百七十六章 无意(上)_白袍踏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一个可以追溯到七年前的故事,一个风谲云诡的江湖事。

  那一年,八王之乱的战火几乎已烧遍了整个中原,天下动荡不安,群贼并起,民不聊生,但四海盟却在逍遥堂的率领之下越发地壮大。

  那时,他们秉行逍遥之道,走的是侠,仗的是义,在中原一代俨然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而像四海盟这等身手不凡的江湖客们,自然也就成为了当时的朝廷、各诸侯王之间拉拢的对象。

  但凡混迹江湖之人,虽执的是刀剑,活的是一个快意恩仇,但身处其中,又不免要与官家朝廷打交道,谁给的利多,便帮谁;而官老爷们自然也乐意花些小钱驱使这帮草莽为己所用,在明面上背地里干一些见得或见不得人的事。

  而这,也就造就了当时的中原江湖各大小宗门各自为战的现象。

  但这等现象没有持续多久,人们便被武帝的铁血手腕以及后来爆发的八王之乱冲击的透不过气来。那等乱世之下,对于他们寻常百姓来说,百两白银抵不过一筐白面馒头,千两黄金不如一刀一剑来的实在;而对官老爷和这群宗门人士来说,利益二字便越发地开始膨胀了。

  譬如盛世之时,官老爷委托某处宗门去处理些什么人,一个人头或许只值二十两白银;但放在乱世,江湖客们的要价可就不一般了。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朝廷上头的权力之争着实与他们关系不大,自己身为受到殃及的池鱼,自保才是上上之策,哪有什么闲心去多管闲事?搞再多的钱,也要有命去花才行。

  战乱之初,双方尚能和平相处,但随着战火越烧越旺,群雄掠过之地,就再没有那么多幸存的江湖人士了。

  那时的逍遥堂,在江湖里不过是个小有名气的宗门,其出名的原因,也不过是因逍遥堂的弟子皆隐于山林之中,不拘礼法,生平乐事,唯有饮酒、作赋、纵歌而已,再算上些下山寻觅美人出游的浪子,为的也不过寻欢作乐四字。

  逍遥之名,名副其实。

  同样也正是因逍遥堂中人这般豪放洒脱坦诚的性格,行走江湖时也极为招人待见,纵观整个中原武林,也唯有逍遥中人是最吃得开的。

  在中原江湖遭到连番打压、岌岌可危之时,逍遥堂堂主孔子休挺身而出,以法道纵横,仅凭三寸不烂之舌,成功游说中原各大小宗门结成联盟,是为四海盟,而众人也推举孔子休担任盟主。

  最初之时,孔子休率领四海盟主动放弃了一切有可能牵扯到朝廷的利益之事,脱身而出,在武帝面前绕道避祸,低调做人做事;随着大乱起,孔子休便当机立断地彻底断绝与朝廷的关系,率领四海盟自成一派,只平不平之事,不争名,不逐利。

  为此,四海盟赚得了一片声名。

  但这等清心寡欲的行为,却并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