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3章 九卿之首!_大明太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于监察天下臣工,不可或缺,如今右都御史张紞远赴辽东经略,以至于都察院左右两都御史皆缺,谁可出任这左都御史之位啊。”

  这问题还用问?

  百官的目光齐刷刷转向了陈云甫的身上。

  傻子也知道了。

  作为当事人的陈云甫依旧是一脸的云淡风轻不为所动,好似这事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一般。

  邵质走了出来。

  “臣举荐一人。”

  “邵部堂欲举荐何人啊。”

  “臣举荐湖贵经略使陈云甫。”

  老邵啊老邵,你可真是深得举贤不避亲这个词的精髓。

  这功夫朱标还演戏呢,作难道:“湖贵经略之事也是干涉甚大,除了云甫之外,谁还能安抚住湖广、贵州的土司。”

  “湖贵之事如今业已平定,短时间内不会生患,陈经略素有大才,若留京而不用实在是国朝之损失,加上陈经略使初仕便是在都察院,倒也不陌生都察院之政务,由经略使担任左都御史,可谓是恰当其位。”

  邵质话音一落,依附陈云甫一党的众党羽那便纷纷站了出来,表态支持由陈云甫出任新的都察院左都御史。

  “既然百官都支持,那孤又怎么好拒绝呢,陈云甫。”

  “臣在。”

  仍旧一脸淡然的陈云甫走了出来。

  “既然百官众望所归,不如,你就且先出任都察院试左都御史。”

  “殿下,臣才疏学浅,恐难胜任啊。”

  古代官场中,似陈云甫这种叫做推官,推官的规矩讲究一个谦让。

  “若是连经略使都说才疏学浅,那我辈岂不是更无颜去做了。”

  兵部尚书俞纶那是第一个摇旗支持:“都察院事关国朝吏治吏察,重任在肩,非经略使不可胜任,还望经略使为国朝吏治之计,不要推辞了。”

  “是啊是啊。”

  蔡瑄、田士恭、黄廷等人连声附和,到最后,九卿之八全都发声,推荐陈云甫当这个左都御史。

  哦不对,应该叫试左都御史。

  正式的任命流程还没走完呢,可不能瞎写。

  陈云甫微微一叹,拱手向朱标一揖,而后面百官揖礼。

  “既然殿下如此器重,又有众同工信任相佐,那臣必当殚精竭虑、竭尽所能。”

  “好,那就这么定了。”

  谦让的流程走完,朱标满意颔首,看向偏殿处的承旨翰林郎。

  “拟诏吧。”

  刚打算退回班列的陈云甫悬住了脚步。

  他刚才听到了什么?

  拟.诏?

  太子监国任命官员,说的应该是拟令或草命。

  只有皇帝才能用拟旨和拟诏。

  朱标怎么可以用如此明显具有僭越意味的词眼。

  直到此刻陈云甫才注意到一件事,那就是之前朱标坐宫理政的时候,即使是召见百官也是在东阁,而现在,却是在文渊阁。

  别忘了,陈云甫之前就是文渊阁大学士啊。

  文渊阁是朱元璋从奉天殿下朝后的理政之处。

  在这里召百官上朝,这个国监的,是不是有些不太对劲。

  惊愕抬首,陈云甫正看到朱标冲自己递来了一个眼神。

  霎时间,陈云甫笑了。

  大事定矣!

  当承旨翰林郎拟好诏命,恭谨的捧到朱标金案上后,百官瞩目之中,朱标抄起那象征无上权力的玉玺,重重卡了上去。

  至此,陈云甫重归政坛,成为大明朝最年轻、权力最盛的一颗政治之星。

  都察院试左都御史兼湖广、贵州两省经略!

  名副其实的。

  九卿之首!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