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3章 老大哥说的没毛病_大明太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这都是千文的,一锭也就值三十两银子。”

  前文说过,宝钞一锭就是五十张,千文面额也就是五十两,可是宝钞不保值,因为宝钞提举司早些年印的有些多。

  听到一锭宝钞才值三十两,朱标的脸色有些不好看,可没好意思在这里发飙,就言道:“便是只值三十两,两锭便也足足六十两,还不够开两间阁台吗。”

  “这个,还真不够。”

  朱标不由暗自心惊,可现在兜里没钱,他心里哪能不慌,正想着怎么办呢,一旁的陈云甫掏出了一锭,金子?

  “十五两足金便是三百两现白银,够了吧。”

  明初的金价绝对硬挺,和白银的汇兑足足达到一比二十,这还是官价,如果说在民间,还能更高。

  女子接过顿时眉开眼笑。

  “够了够了,二位公子快请。”

  两人跟在女子身后上楼,朱标低声问道:“你哪来的金子?”

  “进宫之前带的。”

  “你早就想好了要带咱来青楼?”

  陈云甫嘿嘿一笑:“在下从不打无把握的仗,看到了吧,没有在下这锭金子,您今还真就啥也看不到。”

  朱标嘬起了牙花子:“这地方怎么那么贵。”

  道完昂贵后,朱标又猛然一皱眉:“这里客似云来,那岂不是说,一日内的效益能达千两?”

  陈云甫没吭声,等同朱标进了二楼阁台后才说道:“皇爷,臣跟您讲个故事。

  说曾经有一个国家内忧外患,快要亡国了,内部有反民作乱,声势浩大,外部称臣的蛮夷趁机立国,与这个国家分庭抗礼,大兵压境。

  国王很是忧心,一边调兵镇压叛乱,一边还要防备边疆外患,可是打仗要用钱啊,国王便带头节衣缩食,连王袍都穿了十几年也不舍得换,打满了补丁。

  可还是省不出多少钱,他就只好征税,到处求皇亲国戚捐款,最后才筹措了几十万两出来给军队开饷银,最后当兵的没钱领,哗变不打了。

  结果就是国家灭亡,反民冲进了这个国家的首都,结果您猜怎么着,国都里的那些王公贵族、文武大臣为了活命,竟然凑出了几千万两的赎命钱给反贼,嘿,您说可笑不可笑。”

  朱标听的聚精会神,可听到最后却是不屑一笑。

  “你这个故事有些离谱了,这个国家的臣子们既然能凑出几千万两来,为什么不给国王用来赈军费,这样不就把反贼灭了吗,他们哪里还用的上赎命。”

  “可不说离谱吗。”陈云甫亦是一笑:“所以,皇爷您就当个故事听图一乐。”

  朱标不复多想,开始专心看着这褰裳楼一楼处的舞妓跳舞,可看着看着,朱标又皱起了眉头。

  他怎么总感觉陈云甫刚才说的那个故事,似有些不对劲。

  这说的哪个国家?

  内忧外患,皇帝穷而大臣富。

  隋朝?不对,隋朝到灭亡的时候都富的流油,隋文帝的开皇盛世岂是一句玩笑,八百九十万户,六千多万百姓,比现在刚刚继承洪武之治的大明都不遑多让。

  那是唐朝?

  但唐朝不是被反民推翻的啊。

  宋?

  宋倒是内忧外患不假,可宋朝不穷啊,宋若说穷,隋唐谁敢说自己富。

  实在想不明白的朱标只能强行让自己不去想,踏实住去看表演。

  直到眼帘中,第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

  曹国公李景隆!

  朱标的脸色顿时一黑,冷哼一声。

  “我大明堂堂的国公,竟然来逛青楼。”

  身边的陈云甫赶忙咳了两声,弱弱道:“皇爷,臣也是国公。”

  “我不知道吗,我还是皇帝呢。”朱标纠正了一句:“但是咱俩来就是为了抓他们的,所以,咱俩不算。”

  嗯,老大哥说的没毛病。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