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6章 完善新教育体系_大明太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朝将会大力发展工匠业。”

  广州市舶司复市之后,广东招募了一百多个阿拉伯来的船工,停滞多年的造船业开始重新蓬勃发展,陈云甫不能在造船业、航海业两个领域落后太多。

  毕竟,中国在这两块领域已经落后阿拉伯几百年了。

  四百多年前,阿拉伯人已经开始绕着欧洲、非洲沿海开始跑马圈地,促进奴隶贸易繁荣至极,这是多好的机会。

  大明只要把握的住,就必然能开辟大航海时代。

  另外一点便是藏州也需要航海业的支持。

  不然,大明的军队想要打到印度实在是太难。

  至于印度的重要性还需要多说吗。

  大九州的伟大蓝图能不能成,印度连着安南、暹罗等诸国,最少起到一半的作用,甚至要比大明这个中州本土占比还要重。

  因此,随着广州市舶司的复市,陈云甫也在大力支持广东当局,引进大量的阿拉伯人技工人才,投身于造船、航海两大领域。

  专门的海事学院也会很快就会筹备成立。

  想着想着,陈云甫的思绪就不由的跑远,黄观在身边看的真切,嘴里的喋喋不休也就跟着停了下来。

  好在陈云甫很快回过神,同黄观连着几十名翰林学士寻了间明堂落座。

  “本辅这次来,就是专程为了国子监、翰林院合并的事,同时劳烦诸位编修新教材。”

  “新教材要明确详细的按照学科进行分类,各位都是大儒泰斗,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比起本辅来那是强了不止一星半点,这件事,还得仰仗诸位先生。”

  众人齐齐拱手口称不敢。

  “在新的学科中,儒学的地位不会变,依旧是作为主学科之一,毕竟,儒学是咱们的根嘛。”

  细心的人会发现,十几年前的陈云甫尚对儒学不屑一顾,如今却有了很大变化。

  不好说陈云甫是真的改变了思想还是虚与委蛇的安抚,但这话,实打实是从陈云甫嘴里说出来的。

  效果还是很显著的,在座众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儒学呢就是国学,四书五经、经义子集都将归类于国学系,余下的,便是史学系、地理系、数学系,《食货志》、《会典》、《会要》等涉及经济、商业的书,要汇总编修,成立经济学系。

  通政使司把本辅这些年提到过的有关于经济的一些讲话和想法也都整理了出来,大家可以放到一起比对一下,见缝插针嘛。

  另外,律集类、刑学志类等历朝历代关于律法、案例的书整理在一起,做法律系教材。

  《西山政训》、《县令到任须知》、《吏学指南》、《州县提纲》等指导为官施政类的书,包括通政使司这两年整理出本辅早先提到过的《谈为官施政》,这类书整理在一起,做行政系教材。”

  “另外,有关中医类的书,无论是内科还是外科书,全部交由太医院和外科院,届时太医院和外科院也会合并,会有专门的医科院校。”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陈云甫这也算是极其重视国家行将启动的大教育计划了。

  指导纲领先确定下来,剩下的事,交给黄观他们办就好。

  陈云甫,打算动行北上了。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