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7章 国用政策调配经济_大明太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六年来做了那么多的准备,更改颁行了如此多的国策,目的只有一个,尽我所能富国强军!

  国朝,有能力养起这一百三十五万大军,本辅,有信心让每一个士兵吃饱穿暖,到月领到足额的饷银,现在,该是你们给本辅回报的时候了。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整个大明都将是在座诸位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的坚实后盾,为你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兵饷、军备,现在你们告诉本辅,能不能打胜仗!”

  一百三十五万脱离生产,只为战争而训练的正规军,后面,是六千五百万百姓和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粮食军备,这一刻,所有将领都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底气豪情。

  齐刷刷起身,面冲陈云甫抱拳下腰。

  “请太师放心,末将等,但有所战,逢战必胜!”

  “好,甚好。”

  陈云甫满意点头,望向蓝玉、常茂二人,点了后者的将。

  “还有两个半月开春,你现在可以和他们探讨具体的军事部署了,改制不耽误打仗,本辅在军事上是个门外汉,就不留在这拖你们的后腿瞎指挥了。”

  说完便起身,在一片恭送声中大步离开。

  他没必要留在这里。

  因为这毫无意义。

  路上的时候,杨士奇提到了一直放在心中的疑惑,那就是何谓银行。

  陈云甫本想说钱庄,转念一想,明初哪来的钱庄。

  古代钱庄最早诞生在明末清初,宋朝时期别看有了交子,那也从未有过钱庄。

  你要说当铺的话,那倒是历史悠久,关键当铺和银行那业务差了十万八千里呢。

  “着人召震直来,一道说了。”

  严震直是上个月才从浙江回的南京,他现在其实也挺尴尬。

  虽然头上顶着一个军政院行走的衔,但一直没有具体的差事,有衔而无职,这就很难受。

  现在有了陈云甫的召见,心里头就清楚一定是前者要交代下来什么差事,所以火急火燎的从家里跑到陈云甫官邸拜谒。

  “银行?”

  严震直觉得自己的思绪是真的跟不上陈云甫的节奏。

  天下人头上这位太师,实在是太能折腾了。

  “储蓄和放贷,吸纳存款给存者利息,放出贷款收贷者利息,银行从中赚取差额,另外,银行还有稳定货币汇兑体系的作用。”

  “金银的汇兑,银子和铜钱的汇兑,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问题,粮价的贵贱、物价的贵贱都跟银行有直接关系。”

  银行,还能关系到粮价、物价的贵贱?

  “你是大粮长,应该懂。”

  陈云甫举了个简单的例子:“浙江当地如果有一个很大的银矿,但不属于国家,这个银矿每年可以产出三百万两白银,你说会发生什么。”

  严震直一点即透,直接抽了口子凉气。

  “那么浙江当地,银子和铜钱的汇兑就会崩溃,一两银子再也无法换到一千文钱。”

  “铜钱从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