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1章 人事任命的慎重_大明太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广东摘了帽子,胡嗣宗也终于把脑袋上后补这顶帽子给摘了下去。

  由军政院行走衔出任南京知府,南京的政治级别就一跃成为地方行政级别的天花板。

  而之所以这么安排也是陈云甫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如今南京股票交易所也已经挂牌成立,嗣宗在广州干了那么多年,成绩斐然,南京眼下最缺的恰恰就是一个懂经济的主官,所以孤思来想去,嗣宗回京来最合适不过。”

  “至于谁去广东接胡嗣宗的班,诸位有没有人选?”

  严震直犹豫一阵后开口道:“浙江布政使王钝这些年做的还不错,是否可以考虑?”

  谁都知道王钝和严震直交情匪浅,不过这件事上,也没人打算相让。

  那可是广东。

  办公司试司长杨溥言道:“何不考虑广州知府伍士皐呢?”

  都察院都御史杨靖马上开口反对道:“广东都察院多次反应,伍士皐和广州商人平素来往过于密切,风评上差了一些。”

  “福建布政使易惟真也不错,之前易惟真就是泉州知府,泉州市舶司复市之后,易惟真一直抓泉州发展,虽然没有广州的进步巨大,但成绩也很突出,另外闽粤两省平日里的来往熟络,调易惟真去广东也很合适。”

  一众人众说纷纭,支持谁的都有,虽然各自或许都有些私心夹杂,但总的来说推荐的官员都有拿得出手的地方。

  毕竟广东布政使不同于其他地方省,官做到这个级别,光靠有关系和门路没用的。

  能力,必须得有能力,要有拿得出手的政绩!

  陈云甫也紧皱眉头,绞尽脑汁的思索着合适人选,可惜他也只是一介凡胎,不会仙人点化之术,到底谁合适,陈云甫拿不准。

  “既然一时半会确定不下来,那就这样,着吏政部、都察院一道派出三个联合考察组赴杭州、福州、广州,对王钝、伍士皐、易惟真这三人进行吏察。

  吏察期为一个月,等到考察组回来交了吏察的奏本,咱们再上会讨论吧,这期间,暂由广东布政副使任宪荣暂代布政使一职。”

  说来也是这任宪荣的悲哀,他身为广东布政副使,在这次吏察中甚至都没有他的名字,还不如他的下级广州知府伍士皐。

  不对,任宪荣和伍士皐只能算是平级。

  他这个布政副使是从二品,伍士皐是高配的从二品。

  行政级别划定和编制改革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改过了,前文都有。

  倒不是中央不考虑任宪荣,关键是这位副使这么多年来都被胡嗣宗盖住了光芒,看不出做了哪些成绩,把广东这么至关重要的一个经济大省交给任宪荣,大家心里没底啊。

  再者说,广东布政使还挂着候补行走衔呢,就像胡嗣宗这样,可以一步到位进中央。

  说不准再过些年,随着广东的经济体量越来越大,广东布政使直接就是中央大员兼任。

  地方的官员选拔靠关系还能使使劲,中央大员,没能力没政绩想都不要想。

  陈云甫不可能让这种官进军政院。

  即使眼下军政院内有很多靠着关系和政治交换暂时担任的行走。

  但再过几年,陈云甫一定会把这些人全部清除干净。

  哪里都可以浑浊含糊,但国家的权力中央,绝对不会!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