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章 踏实本分_大明太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不少。

  “户部奏请,福清、寿春两位公主已岁长,行即嫁配,御前司征问公主府着址修建一事,户部请示是按照五千两的规制来建还是如何?”

  说这事的时候,陈云甫心里直抽抽。

  自己现在是正五品,一年的俸禄还不到一百两,准确来说是二百一十六石禄米,按照粮七钞三的比例发放。

  真要拿到市集上换银子,最多八十两,还得是宝钞不贬值的基础上。

  这给两个小丫头修公主府倒是真豪气,一人五千两的标准。

  自己岂不是要干上百年?

  朱标也是眉头微微一皱,随后说的话却和陈云甫想的大相径庭。

  “孤这两个妹妹自幼就深得父皇喜爱,且一直长于深宫之中,猛然搬出去住,若是下面人伺候不好可怎么办,五千两够干什么的,批复户部,每人按照一万两的标准来修这公主府吧。”

  得,到你这翻一倍。

  朱标这个当大哥的,是真疼弟弟妹妹。

  去年周王朱橚就藩开封,他的王府规格才五千两。

  要么怎么今年嫌开封日子过的苦,巴巴跑回金陵来。

  “是。”

  将批复记下,陈云甫随即将其他几部的事做了一一汇报,足过了一个多时辰才放下最后一道记事的奏疏。

  “回殿下,这三日就这些事。”

  “甚好。”

  朱标并没有亲自去看奏疏,很是信任陈云甫。

  他难道就不怕陈云甫漏记或者故意将有的事隐瞒不说吗?

  陈云甫就算有那么大胆子,也没那么愚蠢。

  擅权也不能这么玩啊。

  电视剧电影里司礼监对一些弹劾宦官的奏疏动不动就玩一手私扣不发,然后对弹劾者打击报复,从此蒙蔽圣听、大权独揽,这种事只能存在电视剧和电影中。

  无论是内阁还是司礼监,他们都不敢隐瞒六部、地方奏疏上呈禀的事。

  一个大臣给皇帝写奏疏,正常流程是先送进通政司(中央办公厅),而后通政司交到内阁,内阁看完后将事记下来向皇帝汇报。

  如果皇帝不愿上朝(例如嘉靖、万历)也不愿接见外廷,那就送进司礼监。

  到司礼监(皇帝私人办公室)的奏疏,是内阁已经看过的,换言之,那些弹劾司礼监宦官的奏疏内阁都已经看过了,只是故意送进司礼监恶心那群太监的。

  你说内阁都这么玩了,司礼监还敢私扣不汇报?

  这群太监不说,内阁辅臣们难不成就不会当着皇帝的面说。

  皇帝再不愿意见,内阁阁臣跑乾清门外登闻鼓一擂,皇帝只要还有气,说什么也得见了。

  朱元璋立了死规矩,登闻鼓只要响,皇帝必须露面,不然就当皇帝死了,大臣们就可以拿着明太祖宝训联系藩王准备登基继位的事。

  有这个规矩在,嘉靖也好万历也罢,谁还敢不露面。

  反正你不露面,我们就当你驾崩了,哎,大家开开心心议立新帝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