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二章 “虎头少保”孙禄堂_180_最终武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场是最为磨练的人的地方,经过半年的厮杀,刘若水渐渐的突破到了抱丹的境界。

  事实上,不仅是刘若水,就连程有功,尚云祥也都相继突破了抱丹。

  毕竟,他们几个之所以卡在化劲,不是因为天赋不够,积累不够,只是缺少了一点“感动”。

  为国杀敌,则给他们带来了这一份感到。

  突破,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事实上,若非有刘若水三人,抗日拒俄义勇军也无法坚持下去。

  虽然在正面战场上,抱丹高手只能算是比较精锐的士兵而已,但若是将其当成特种兵来用,那确实最恐怖的“兵王”。

  刘若水甚至只凭以及之力,就扯断了数百米的中东铁路,让俄国人叫苦不迭。

  不过在三人之中,杀伤力最恐怖的并不是刘若水,而是程有功。

  因为,程有功手上有枪。

  因为程廷华被乱枪打死的缘故,程有功受到了刺激,他虽然沉迷于武道,但同时专研起火器,将一把缴获的狙击枪当成了自己的武器。

  抱丹宗师+狙击枪,这本就是最恐怖的组合,短短的数个月,他就狙杀了一位俄国中将,三位俄国少将,两位日本中将,五位日本少将。

  至于校官,尉官,那就是在难以计数了。

  可惜的是,因为使用火器的缘故,程有功的武道之路也就自此断绝了。

  不过,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为师报仇,为国杀敌,能达到抱丹境界,他已经心满意足了。

  毕竟能够踏入到下一个境界的,寥寥无几。

  拳术至练虚合道,是将真意化到至虚至无之境,不动之时,内中寂然,空虚无一动其心,至于忽然有不测之事,虽不见不闻而能觉而避之。中庸云:“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是此意也。

  能到至诚之道者,三派拳术中,余知有四人而已。形意拳李洛能先生,八卦拳董海川先生,太极拳杨露禅先生,武禹襄先生。四位先生皆有不见不闻之知觉。

  其余诸先生,皆是见闻之知觉而已。如外不有测之事,只要眼见耳闻,无论来者如何疾快,俱能躲闪。

  因其功夫入于虚境而未到于至虚,不能有不见不闻之知觉也。

  其练他派拳术者,亦常闻有此境界,未能详其姓氏,故未录之。

  摘自:孙禄堂著作《形意叙真》。

  儒家地中庸里面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历史有些大儒贤者心意修养到了顶点,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是却往往能先知。从而躲避危险。譬如,刘若水的老师王阳明,他在精神上面的造诣都可以堪比传说中的鬼神,仅仅见过一次面,就让刘若水为之拜服,愿意做他的弟子。

  若非刘若水有一颗坚定的武道之心,若换做另外的人,恐怕就会自此放下武道,专心儒学了。

  内家拳术到达高深境界,靠的就是心意相合,最后勃发劲力。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