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4章 民心所向,劝进开始了_三国:小乔,把你姐叫进来周野万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冒出不少震惊的目光,去人群中搜寻说此话的人。

  虽然汉室威德早在刘宏死后就逐渐瓦解,现在全靠周野撑着。

  但当中喊出这句话,还是让人震恐难免。

  也就是现在,若是换作汉家天子皇威尚在,别说说这话的人九族不保,就是周野都得叫他连累。

  没找到开口的人,但周围的百姓很快就跟着嚷了起来。

  “我王厚德,布仁义于天下,当为天子!”“当为天子!”

  统一了口号,使喊声更加响亮,震彻长江两岸。

  随行官员神色各异,但以喜色居多。

  南中那群部主虽然文盲不少,但也深知其中利害,乐得嘴都要笑裂了。

  周野为天子,得到最大好处的固然是周野,但所有跟着周野的人都能往前迈出一步,水涨船高。

  别的不说,王朝的编制跟皇朝有的比吗?那低的就不止一个规格。

  他们叫来家中女眷,让他们去祝贺祝融,以此暗暗表达自己等人的想法。

  迎接到此的诸葛玄对周野道:“大王,百姓之念,颇为热切。”

  周野笑看了这个老臣一眼:“百姓识字的都没几个,能喊出这话吗?”

  要么是有人主导,要么就是那些自己的学子搞得鬼。

  通过新的教育体制,周野培养了大量的新学子,这些新学子有的出身寒门,原本无望于官场。

  因为周野的改革,使寒门也有出头之日,这些人在外就自发的开始替周野说话。

  并且随着外放的学子越来越多,这些人的声音就愈强,已对被清洗的老派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

  “那也是民心所向。”诸葛玄笑意不减。

  诸葛玄是汉家老臣,资历和官位都已经到了极致,自己年龄也到了。

  周野称帝与否,对他而言实质性好处几乎没有。

  若是说为下一辈考虑,下一辈诸葛亮不是已经接过棒了么?而且明显比自己干的还好。

  他开这口,只能说是周野得人心、得民心至极了。

  见周野不接话,诸葛玄也不掩饰,径直道:“自袁董之乱以来,天下分裂,诸强纷争,势如强盗,掠天下而残百姓。”

  “得王施以文武,定平四海,扶民安朝。”

  “又出良种、修水渠、建大道、屡出新创,使衣粮不愁,纵是圣人再生,也难以并肩。”

  “今天下归心,称帝正当其时。”

  面对诸葛玄的热烈态度,周野也不好一直沉默,只能摆了摆手:“孤德薄,此事不可再提。”

  诸葛玄拱了拱手,不以为意。

  大王拒绝了?这很正常。

  难道要自己等人一开口,他就满口答应?那也显得太急躁了,只会惹人笑。

  按照正常的套路,先由周野的心腹、部下向周野透露这个愿望,如郭嘉等人;

  再由民心展示一番,紧接着便是德高望重之人出面,随之又是和周野牵扯更少的朝廷派系来说。

  到了最后,才是太后劝言、天子行禅让之举。

  走到这一步,周野还得推辞,最终抵不过天下人的热切之心,‘无奈之下’,登基为帝。

  所以对于周野的回绝,诸葛玄并未放在心上,他已派人走在了前头,告诉在南阳的众人:照计划行事。

  抵达南阳,庆功宴自然是少不了的。

  庆功宴后,果然有朝臣出面,较为委婉的表达此事。

  周野放下酒杯,面色稍冷:“此事休要再提!”

  那人告罪坐下,与周围众人对视。

  诸葛玄笑看着他,摇头表示无碍。

  戏,都是戏而已。

  冷个脸算什么?如果换个喜欢演,戏精上身的角色,那还要大发雷霆,作势砍人呢。

  等这事过去,对方真的称帝呢?

  这劝进之人,好处自然是少不了的。

  而坐在周野身侧的万年,则眉头凝起。

  她对周野的心思,把握的还是较准的。

  直觉告诉她,周野没再演?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