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三章 通牒_南宋之我主沉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名义上是讨论,其实是忽必烈告知诸位蒙古权贵,可是让忽必烈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个决定,在蒙古权贵之中,就遭遇到障碍。

  不是说诸多的蒙古权贵不想灭掉大宋王朝,这一点他们与忽必烈的想法是一致的,只是他们认为,目前漠北一片荒凉,长期的征伐厮杀刚刚结束,需要一段时间的稳定,若是此刻就开始对大宋王朝的征伐,刚刚平定下来的漠北局势,可能再次出现变故。

  诸多亲王的这个建议,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漠北诸多的部落,之前都是倾向于阿不里哥的,现如今阿不里哥虽说已经被擒获,幽禁在开平城内,但谁也保不准哪个部落首领会再次的起兵造反,此刻蒙古朝廷的主要任务,就是稳定漠北以及中原地区。

  忽必烈发了脾气,有了受挫的感觉,依照他的性格,出任大汗这么长时间了,一直都没有能够开疆拓土,还失去了一些地方,本就烦恼了,不过忽必烈毕竟是不一般的人,在听从了诸多蒙古权贵的建议之后,仔细思考也是有道理的。

  大规模的征伐,特别是开疆拓土,必定要做好一切的准备,粮草需要充足,内部需要完全的稳定,将士需要一条心,如此才有可能真正取得作战的胜利。

  商议的层面没有拓展开,忽必烈已经打定注意,稳定内部一年到两年的时间。

  不过在稳定的过程之中,还是要有所动作,蒙古大军至少需要开始蚕食大宋王朝的地域,譬如说四川,譬如说两淮,甚至是襄阳和随州等地。

  商讨结束之后,忽必烈有些沉闷,毕竟他的主张没有得到拥护,内心还是不舒服。

  大殿里面,只剩下了末哥、合丹、塔察儿与哈必赤四位亲王。

  这四人可谓是忽必烈的左膀右臂,有他们的辅佐,忽必烈要安心很多。

  “诸位兄弟,我蒙古朝廷已经稳定下来,尽管说平复漠北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可也不能够让大宋安稳下来,我考虑从三个方向发动小规模的进攻,一个是四川的利州西路和利州东路,第二个是两淮,第三个是襄阳以及随州,分为三路出击明显不合适,我们必须有一个进攻的重点,你们认为从哪个方向发动进攻合适。”

  几位亲王都沉默了。

  其实按照蒙古王朝的规矩,肯定是从四川方向发动进攻,其余不管是两淮还是襄阳和随州等地,湖泊和沼泽居多,这些地方不利于蒙古铁骑大规模的行动,唯有四川的地形,稍稍有利于蒙古大军的进攻,再说蒙古朝廷一直都认为,四川是大宋王朝的门户,易守难攻,一旦拿下了四川,东向进攻,灭掉大宋朝廷,将变得异常的顺利。

  这些年以来,蒙古朝廷也一直都将四川作为进攻的重点。

  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四川有大宋的制置使吴邵刚,有骁勇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