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六章 请报上的交锋(1)_南宋之我主沉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实力,等到忽必烈真正从襄阳之战抽身之后,才会觉大事不妙。

  情报的搜集异常的艰难,甚至是付出了一些代价,合州御前诸军损失了十余名斥候。

  而真正获取到有价值情报的,还是情报署。

  大都方面的情报,在大军包围洛阳府城的第二天,就传递过来了。

  这得益于吴邵刚长期建立起来的迅快捷的传递情报的通道。

  大元朝廷以末哥为主帅,调集了两万的蒙古铁骑,驻扎淮北的三万新附军,合计五万大军驰援河南路与开封府城,加上驻扎在开封府城的一万蒙古铁骑,以及周边的两万新附军,蒙军的总兵力达到了八万人。

  这还不算固守洛阳府城的上万新附军。

  情报送来的时候,吴邵刚的神色变得严峻起来了。

  驰援河南路以及开封府城的蒙古铁骑,一定是精锐,且达到了三万人,不知道末哥与哈必赤会采取什么样的驰援方式,现如今大军已经包围了洛阳府城,那么不长时间,末哥与哈必赤就能够获取到准确的情报,若是他们倾巢出动,那将诞生一场罕见的惨烈厮杀。

  吴邵刚麾下一共有十万将士,其中两万人驻守在嵩州,守住了大军的后路,这是以防万一的,不能够继续调遣,也就是说,能够征伐的就是八万将士。

  从兵力的数量上面来说,蒙军占据了优势。

  不仅如此,吴邵刚率领的大军,采取围城打援的战略,就要面临两面作战的局面,一方面要卡死固守洛阳府城的蒙军,一方面要打垮前来驰援的蒙军。

  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上面,出现了争议,那就是末哥与哈必赤会如何的驰援洛阳府城。

  这牵涉到一个作战理念的问题,那就是蒙军究竟是采取防御的战略,还是进攻的战略,从情报署获取的诸多情报来看,蒙军应该是采取防御的战略,不会也不能够在河南路以及开出一带挑起大规模的战斗,毕竟襄阳府城才是大元朝廷作战的重点。

  可是从蒙军的军力方面来看,末哥与哈必赤是有可能挑起大规模战斗的,毕竟蒙古亲王都有着一腔的热血,打起仗来什么都不顾。

  与吴邵刚的感觉相反的是,郝经认为末哥与哈必赤会采取防御的战略,将大军死死的拖住,而蔡思伟与张炳辉等人则认为,蒙军会采取倾巢出动进攻的作战方式。

  郝经的理由是很明确的,若是忽必烈和大元朝廷采取全面进攻的方式,则不大可能派遣末哥前来指挥这场战斗,由骁勇善战的哈必赤指挥,完全可以,忽必烈之所以派遣末哥前来指挥作战,就是从稳的角度出。

  蔡思伟和张炳辉等人,就是从直觉出,他们说不出来任何的理由。

  争执还没有结束,情报署的情报再次送来了。

  这一次的情报更加的关键,就是大元朝廷对于河南路以及开封府城危

  请收藏:https://m.x86zw.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